抒意图聊文学网>都市青春>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73章 垂随和之珠,服太阿之剑
    献宝之事,杜俭是真的忘记了。

    主要今日相府诸议,实在太过于惊世骇俗、石破天惊,导致原本投机取巧、投上所好,为杜氏谋个前程的心思,完全被他抛诸脑后。

    直至到了长安城楼,闻听费祎夸赞韦、金、吉、耿诸族子在许昌举义讨曹之壮烈,他才再度汗颜,杜氏相较于他族,终究是少了几分对汉室披肝沥胆的赤诚。

    “敢问杜公,不知是何等宝物欲献与陛下?”费祎问。

    杜俭神色凝重,欲言又止片刻后双手微颤着向费祎深揖一礼:

    “侍中、尚书,老朽欲献之宝实乃重器…老朽不敢贸然轻亵。

    “是故并未携入长安,于灞水之畔好生供奉,有劳侍中、尚书亲临验看。”

    费祎、陈震再度相觑。

    重宝?

    神神秘秘,是什么重宝?

    不过交换眼神之后,二人也都有些猜度。

    关中乃大汉龙兴之地,皇室陵寝及将相豪富墓穴众多,他们早就听说过,董卓乱政迁都长安之后,长安诸陵众墓大多被董卓乱军发掘。

    陪葬王侯将相的宝物,有许多都被董卓李郭的西凉乱军拿去与关中旧族交换钱帛粮草以为军资。

    这杜氏…大概是当时换来了一些陪葬的明器,许是陪葬皇陵的重器也未可知。

    现在没有直接拿来长安…多少是怕所谓的“明器”有些忌讳,于是就想让他们二人先去看一看,到底能不能献纳天子。

    杜陵距长安不过二十余里,但天色已晚。

    费祎与陈震二人虽然心中有些好奇,终究还是没有表现出急不可耐的心思。

    只道既是重宝,当沐浴斋戒再往视之,且匆忙造访非为客之道,明日再去拜访杜陵。

    杜俭自无不可。

    费祎、陈震遂遣二十虎骑护送韦诞、杜俭、金连等七名居住在杜陵的世族大宗耆老往东南而去。

    次日。

    费祎与陈震果真沐浴更衣,斋戒两餐,杜俭一大早便与族中年轻俊彦十数人一并来到长安清明门前,迎接费祎、陈震二名重臣。

    费祎、陈震二人已与丞相通禀,此番携前去杜陵,非只是为了所谓的重器,更为了亲自下地考察一番杜陵诸族的民生民情。

    登上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