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思及先帝拔擢之恩,忆及随先帝征战旧事,一时情激如潮,
二则终是认定了这位敢于移纛入阵、挥剑讨逆的大汉天子,确堪为他魏延效死之主。
但那种激昂慷慨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天子于他尚无恩可言,他自己再怎么认可天子,再怎么愿意为天子效死,若天子继续压制他,仍旧不让他有所施为,那么只会让他觉得自己真心错负。
天子今日没有“论功行赏”,而是破格提拔。
既让他在满朝文武面前出尽了风头。
又让他感念起先帝昔日破格拔他为汉中督的殊遇厚恩。
还让他真真切切生出了“明主再遇,壮志当酬”之感。
先帝的殊遇厚恩未报,当今天子又以殊遇厚恩待之,教他魏延如何不心中生愧,又如何不临渊履薄?
待魏延回过神来,侍中董允已将一番繁文缛节的套话讲完,最后宣布烹羊宰牛,大飨三军。
长安城未央殿中,对于兴灭继绝的季世之汉而言,意义最为非凡的第一次朝会就此结束。
然而就在此时,身为外朝百官之首,刚刚受五命之赐的大汉丞相、武功县公,奉圣旨出身俯首:
“陛下,夫受九锡,广开土宇,周公其人也。
“汉之异姓八王者,与高祖俱起布衣,创定王业,其功至大,臣何可比之?
“臣以弱才,受命秉旄钺北征,统王师讨逆,自以匡朝宁国,克复王土为任。
“当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当受陛下五命公爵之赐!
“此是其一。
“先帝临崩谓臣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臣不从先帝之言,识人不明,违众议拔谡,以致有街亭之败!
“若无陛下龙驾亲征,举偏师挽狂澜于既倒,则马谡街亭之失,几丧大汉北伐大业矣!
“故,街亭之败不可不究,马谡之罪不可不惩!
“而马谡其罪,非是败军之过,更乃临阵脱逃之大恶!
“依法,将帅弃军而遁者腰斩。
“部曲相随者皆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