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意图聊文学网>都市青春>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221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
    【黄巢自年少起便对科举之事满怀热忱,一心期望能够通过科举入仕,一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尽管他勤奋苦读、精心准备,但却屡次名落孙山,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黄巢当真缺乏足够的文才吗?

    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当初黄巢有幸在科举中高中,那么唐朝的历史走向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呢?

    也许凭借着黄巢的才能和智慧,他能够为日渐衰落的大唐王朝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从而使其得以延续多年。毕竟,唐朝曾在其鼎盛时期创造出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

    可叹的是,仅仅经过短短两百余年的时间,这个昔日强大无比的帝国竟已变得暮气沉沉,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民变四起。

    而在众多起义军中,最为著名且影响力巨大的一支队伍,便是由那位来自山东的黄巢所率领的义军。

    要知道,黄巢原本并非天生的反贼,他也曾是一名心怀壮志、渴望报效国家的热血青年。只是残酷的现实将他逼至绝境,迫使他不得不走上这条充满艰险与挑战的扯旗造反之路。

    黄巢是唐末曹州冤句人,其家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积攒了一大笔财富。

    一直干着这种刀头舔血的黑营生,注定是没前途的,所以,到了黄巢这一代,父母希望他能走科举之路,以改换门庭。

    黄巢也确实不负父母的期望,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是文武同修,除了能文善诗,还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是乡邻眼中将来“有出息、能成大事”的好孩子。

    那么,好孩子黄巢的文才到底如何呢?】

    “不管此人文才是否好坏,能从一私盐贩子的家族锻炼出一身本领就不是寻常人了。”刘彻对黄巢出身卑微但立志远大给予了肯定。

    “我大汉末年又有多少如黄巢这般的人呢?”

    “朝廷之上恶贯满盈,一身抱负无处施展,最后只能走上绝路与朝廷作对?”

    【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对此有过记载:黄巢5岁时的那年秋天,祖孙三代人在一起闲聊,他的父亲与爷爷玩起了对诗,以菊花为题连句,结果,他爷爷反应迟顿,半天没接到下句,黄巢却随口对出:“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黄巢的父亲怪他的诗太过张狂,“这赫黄衣是老天赐给皇帝的,你怎么敢随便乱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说着,就要动手教训黄巢,结果被爷爷拦住了。

    爷爷说:“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

    于是,黄巢又口占了一首更张狂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年仅5岁的黄巢,写诗就能有如此气势,连他的父亲都吓住了。

    这里我们提一下为什么赫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

    在中国古代唐宋之前,君王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没有明确规定。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所穿的“龙袍”也并非都是黄色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穿的就是黑色袍服。

    人们那时候才普遍开始推崇以黄色为贵,开始真正流行黄色的龙袍。比如当时隋文帝杨坚,包括他儿子隋炀帝杨广穿的龙袍都是杏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