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没有理由叛变,而且如果真的想叛变,就不会一直留在金鸡山招宝村,父亲也不会一丝痕迹都看不出来。
汪逸一旦下狱,说不准就一命呜呼,钱渊不能,也不敢将人交出去。
就在正厅里,钱渊脱下繁琐的长袍,换上小七亲手缝制的短装,虽然是短装,但却不是短打装扮,是当年专门为钱渊上阵时的衣服。
看了眼梁生捧来的苗刀,钱渊笑骂道“汪逸是倭寇?”
苗刀是为杀倭所用,梁生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赶紧换过一柄长剑,这还是当年隆庆帝赐下的,去年在西苑,钱渊就是持持剑主持诸事。
“少爷。”彭峰快步走来,附在钱渊耳边低声说“成国公那边送来消息,刑部派了人手去了靖海伯府,大理寺也有动作。”
刑部,不用说,那肯定是徐阶的手笔,刑部尚书冯天驭是徐阶死党。
大理寺,那是高拱的地盘,大理寺卿李凌云是高家同乡姻亲,右少卿梅守德是前任绍兴知府,但左少卿秦柱是嘉靖二十年进士,高拱的同年好友。
毫无疑问,徐阶、高拱都想将汪逸控制在手中,就拥有主动权,不管是为了破局还是为了掩饰。
还好早在去年,就嘱咐上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成国公盯着靖海伯府……不然,消息肯定比随园灵通的徐阶一党必然得手。
“梁生率十人先行。”钱渊轻轻拔出半截长剑,看着屋檐上滴落的水珠恰巧撞在剑身上,眯着眼缓缓道“天下何人不知是我钱展才一力招抚汪直,并因巨木、红薯使汪直得封靖海伯……”
“既然华亭、新郑都不给面子,那钱某人也不用再给他们留脸!”
……
靖海伯府。
从汪直出海经商后就一直在徽州乡间生活的汪逸战战兢兢,要不是身后有人扶着,几乎要一屁股坐到地上了。
大厅分成前后两截,后半截都是汪逸带到京中的亲随,钱鸿不敢拔刀,但也找了个木棍,其余人各持桌椅板凳。
前半截是个身着五品官袍的中年官员,身边都是刑部的人手,腰间挂刀,手上还拿着铁索镣铐。
“收起来!”中年官员回头训斥两句,谨慎上前两步,笑着说“只是请世子去刑部问几句话而已,并非下狱。”
汪逸在京中没什么存在感,只顾着大肆挥金,消息算不上灵通,但也已经知道有科道言官弹劾父亲汪直叛变的消息了。
这种情况下,汪逸哪里敢跟着对方回去,视线不由落到了一旁的钱鸿身上。
去年末,汪逸接到父亲汪直的一封信,京中诸事若有不决,悉数听方鸿安排。
钱鸿心头急转,他前日夜间和钱渊碰过一次面,两人确定东南并未传来什么重要的消息,钱渊也嘱咐他小心留意。
没想到晴天一声霹雳,御史弹劾汪直复叛,钱鸿还琢磨晚上找个机会和小弟见一面,结果刑部已经找上门来了。
但刑部绝不行,钱鸿听说过,朝中六部,徐阶最拿得住的就是刑部,万一出什么事,哭都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