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棹决定不再继续科考后,尹三明和尹刘氏便分了家,他们跟着老大尹松过活,老二尹桐和老三尹棹则批了宅基地,搬出去自己过活,只每年给尹三明和尹刘氏养老的粮食和银钱。

    分家后,尹棹手无缚鸡之力,尹江氏也因为出身于读书人家,柔柔弱弱干不了农活,分给他们的田地,便租给了两个兄长。

    于是,一家人靠着尹棹开私塾,尹江氏刺绣赚钱养活。

    尹棹的学识,只能教些周边村子的蒙童,束脩极为低廉。

    尹江氏的刺绣倒是极好,只是她身体算不上好,刺绣又是熬人的活,尹棹不愿让她太劳累,因此一月下来,也就挣个米粮钱。

    夫妻俩养两个孩子还好,再养两个岂不是要勒紧裤腰带才行?

    而且尹刘氏这话在理,这两个孩子,怎么论,也轮不到尹棹和尹江氏来养。

    原来,夫妻俩赶了一天路,到了地方,却正好碰到两个孩子的父族亲戚,和母家亲戚你来我往,争相推脱,想要把两个孩子像是累赘包袱一般,甩到对方的身上。

    这件事原本和他们俩没关系,他们虽然可怜跪在灵前的孩子,但也没打算掺和。

    就像尹刘氏所说,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情,超过能力范围外,他们也无能为力。

    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在旁边围观的两人莫名其妙的被扯进了这场争论了,争论了一个时辰后,又莫名其妙被这个包袱砸在了脑袋上。

    两人笨嘴拙舌,从来不善于和人争吵,张口结舌之间,两个孩子的事情就被安在了他们身上,裴家和江家的亲戚们见有了冤大头,直接一哄而散。

    尹棹尹江氏当场傻眼。

    之后,尹棹尹江氏又了解到,堂姐的丈夫三年前就已经去世,堂姐则生了重病。

    据说,死了丈夫生了重病的堂姐性情大变,只一心想要治病,卖家具,卖田地,甚至连遮风挡雨的房子都卖了,丝毫没有考虑还有两个未曾长大的孩子要养。

    但天不假年,堂姐倾家荡产,也没能治好病,只留下了这么两个年幼的孩子。

    堂姐去世时,整个家里家徒四壁,只剩下那么几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就这,还是村里人看他们一家三口可怜,将村里废弃的房子,免费让他们暂时住着。

    于是,被留下的尹棹尹江氏,不仅要承担两个孩子的以后,还要负责堂姐之后的丧事。

    夫妻俩被赶鸭子上架,自然多有不愿,但夫妻俩是真的厚道,未曾像其他亲戚一般甩手就走,只想着先把丧事办了再说其他。

    这也是夫妻俩晚回来了两天的原因。

    料理丧事的过程中,两个孩子乖巧伶俐,懂礼体贴,夫妻俩渐渐对两个孩子喜爱了起来。

    料理完丧事,打算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夫妻俩辗转反侧,商量过后,最终还是决定将两个孩子带回家。

    他们不带回家又能如何呢?总不能真的抛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夫妻俩良心上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