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跺着地,地上铺着青砖,给人一种古朴大气的感觉,跟墙壁上画出来的青砖图案呼应着,整体的格调便显得古色古香,清幽雅致。
    伙计见人感兴趣,便道:“上头铺的是青砖,下头是地暖,不用火盆,我们这里也是暖的。”
    “哦对,上面挂的这叫风铃。”风一吹就响,声音却如古朴的陈钟。
    更多的人却是扑在一进门便能看到的那副画上,情绪激动,如痴如醉。
    “天哪,这是张禹熙的真迹?!”
    “是真的,是他晚年的画作,你看他这儿的技法,是不是比早年相对成熟了?”
    “我都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看到张禹熙大家的画作!伙计,这幅画你们东家愿不愿意割爱?”
    有人激动的当场就提出了要买。
    他这一开口不要紧,其他人纷纷抢着要,要竞起了价来。
    伙计缓缓摇头,“抱歉,各位贵客,我们这里的字画都是真迹,仅供观赏,不售卖。”
    大家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有那机敏的心中一动,“都是真迹?这么说你们这不止这一幅画喽?”
    伙计微微一笑,“各位贵客进厢房就知道了,有惊喜哦!”一副神秘的样子。
    大家的好奇心被吊了起来,纷纷朝各自的厢房走去,然后就听到每间厢房里响起啊啊的激动声。
    厢房的布置也另有乾坤。
    厢房挺大的,里间还隔了内室,以供洗漱之用。
    外面靠墙放了两张长软椅,中间一个大圆桌子,桌面还能转动。
    每间厢房的墙上都有一副字画,经这些贵客的鉴定,都是真迹。
    厢房的一角还摆了一个简易的书架,上头放了五六本书。翰林院的掌院翻了一下,惊喜的声音都颤抖了,“孤本,孤本,这些都是孤本呀!翰林院存的都是翻抄本。”
    这一嗓子不要紧,翰林院的客人全都围了过来,“我看看。”
    “给我一本。”
    “哎呦,别抢,撕坏了怎么办?”
    几个人跟捧着宝贝似的在那看呀,连伙计进来上菜他们都没有察觉。许久,其中一人看向林崇渊,“林大人,你侄女,这些孤本------”
    九双眼睛全都看了过去。
    林崇渊咽了咽口水,“各位大人,在下也不知道侄女手中藏了这么多真迹孤本,也许是廉郡王爷的吧?”